首页   国学文化  民俗文化

六十甲子表_六十甲子表如何对应

玉仓库发布时间: 2024-08-01 作者:玉小编 阅读量:123
很多人不知道六十甲子表怎么看?俗话说,一岁一甲子,六十为一花甲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把花甲之年代指60岁及以上的长者,寓意是度过了60个年份,六十甲子是古代的计算时间的方式之一,可以对应十二生肖和天干地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六十甲子表如何对应的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六十甲子表_六十甲子表如何对应-第1张-民俗文化-玉仓库

【六十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甲子表_六十甲子表如何对应-第2张-民俗文化-玉仓库

【六十甲子表如何对应】

1.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2.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除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六十年甲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六十甲子的由来

天干地支相传是四千六百多年前皇帝时代大尧氏所创,也有的说是伏羲所创。也有说是皇帝令大尧作甲子。

当初先创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以记年与日。后又创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记月时,这样就形成了甲子年,乙丑年

按奇干陪奇支,偶干配偶支的方式结合起来。合称干支,用以记载年月日时。干支配合一共六十组,统称为六十甲子。或一个甲子或一个花甲。

一旬有十组干支,每旬均由甲干起,至癸干止。所以一共六旬。

甲子乙丑丙寅------壬申癸酉 为一旬,六十甲子用完即重回,周而复始。

阴阳的意义

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如利害得失,生死存亡,静动变常,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富贵贫贱,穷通枯荣。柔弱刚强,顺逆正反等,都是易学所说的一阴一阳。也就是命理学上的阴阳。雄为阳 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

阴为静,阳为动。一静一动之谓道。阴阳互动才有宇宙的变化和发展。

五行与阴阳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环不息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不息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