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ABC货及其相似玉石
翡翠优化处理的常见方法
a.加热处理
b.染色处理
c.涂膜处理
d.酸洗充胶(蜡)处理
e.酸洗+染色+充胶处理
天然翡翠(A货)主要特征
颜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翡色,颜色有形有色根;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明亮;
密度:3.33,有坠手感;
折射率:1.66;
硬度:6.5~7,可划动玻璃;
结构:翠性结构,结构紧密,敲击似金属声;
天然翡翠的肉眼鉴定:
3.声音(清脆,似金属声);
4.色根(色有形);
5.表里色;
6.翠性(解理面);
7.桔皮效应;
8.结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9.火烧;
10.通体种水;
11.色形均匀;
12.冰凉感
13.整体色感;
14.味
B货翡翠:
1.酸洗充胶处理工艺
①酸洗漂白:用各种强酸浸泡翡翠,除去翡翠的颗粒间隙中的氧化物和胶体充等填物
②充胶固结:用树脂胶充填经过酸洗的翡翠,并进行固结,增加翡翠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2.酸洗充胶处理的目的
①除去褐 色色调使绿色更为鲜艳;
②除去颗粒间隙中不透明杂质,提高透明度;
③充填翡翠的裂隙
B货制作过程:
(1)选料
一般选用颗粒较粗,水头差,结构松散、价格便宜的翡翠毛料
(2)制作
将翡翠粗加工,制作出翡翠半成
(3)加固
将半成品利用铁丝等加固
(3)酸浸
利用强酸浸泡,溶解翡翠微裂隙中微细矿物颗粒及杂质,并使微裂隙处于开放状态;
(4)清洗
把酸浸后的翡翠用清水洗干净;
(5)注胶
将洗净后的翡翠浸入有机胶中,并抽真空,排除翡翠微裂隙中的空气,并使有机胶充分地注入微裂隙中;
(6)打磨、抛
将注胶后的翡翠取出,待有机胶硬化后,再打磨、抛光除去面多余的有机胶质,便制作成为翡翠B货
翡翠B货由于已经人工处理,佩戴一段时间会由于有机胶老化而失去光泽,并且变黄,已不具备保质价
但由于价格便宜,装饰性强,可作为一般的装饰品佩
酸洗充胶(B货)翡翠主要鉴定特征:
(1)网状裂纹
矿物颗粒间隙内的低硬度树脂胶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细线状围绕着每一个晶体颗粒连通状的网纹
(2)充胶裂隙
a.在反射光下通过显微镜可见到裂隙呈光泽较弱的平面;
b.在表面上非常清楚的开放裂隙,延伸到内部的部分却不明显
(3)充胶凹坑
由于翡翠中含易受酸硷浸蚀的矿物成分,如铬铁矿、云母、钠长石等,在处理过程中被溶蚀形成较大的空洞,空洞中填充了大量的树脂胶,在抛光过程中形成了凹坑
(4)底色干净
对着窗户或者对着日光灯用透射光观察,B货翡翠白色的部分没有灰黄的成分,绿色部分显得特别鲜纯.
(5)相对密度
翡翠B货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天然翡翠,在二碘甲熔重液中上浮。部分天然翡翠也会在3.30的重液中上浮;
(6)紫外荧
B货翡翠都有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早期的翡翠B货有很的蓝白色荧光。但是,经过上蜡的翡翠也具有弱到中等的蓝白色荧光。
(7)红外光谱特征
a.烃基峰:2870,2928和2964波数的吸收峰,其中2964波数的吸收比2928波数的吸收更为强。
b.烯基峰:3035和3058的吸收峰
c.指形峰:当B货翡翠中的树脂胶较多时,这种情况下,由2430、2485、2540和2590波数的4个吸收峰组成的峰系变得更为明显,象手指形状
染色处理(C货)翡翠
1.染色处理
把原来无色或浅色的翡翠,通过人为方法使颜料染入翡翠,使之呈现绿色、浅紫色、灰绿色和褐红色等
2.染色翡翠的类型
(1)常规染色,称为C货翡翠;
(2)酸洗染色充胶,称为B+C货翡翠,可以染出各种颜色。
C货翡翠鉴定特征:
(1)颜色的色调:染绿色翡翠的色调常偏黄、均匀;但是现在染色翡翠的颜色的色调和色形与天然翡翠较为相似
(2)树根状构造:颜色沿缝隙分布的现象
(3)吸收光谱:绿色染料对可见光吸收特征与天然绿色硬玉不同。
(4)早期的染色绿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色调
酸洗充胶+染色处理(B+C)翡翠
1.酸洗充胶+染色处理的工艺
①酸洗:翡翠经过酸洗后形成多孔的白渣状;
②染色:对已经呈疏松状的翡翠上色,可以用浸泡、毛笔涂色等方法,在须要地方的涂成色带、多种不同的颜色等
③充胶和固化:上好的翡翠进行充胶固化
2.常见的染色类型
现在市场上常见绿色、油青色、飘兰花色、褐红和褐黄色的B+C染色翡翠
利用有色染料充填翡翠裂隙(C货)
染色物质:
1)、有机染料(含Cr盐类)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显
2)、无机染料(NiO2)滤色镜下不变色,仍显
利用有色胶充填翡翠裂隙(B+C货)
B+C翡翠的鉴别特征:
1、颜色无根,发散,边界模糊有浮感,颜色在裂隙中较为集中,形成丝瓜囊结构和丝线状结构
2、染色翡翠往往是经酸处理后再染色,表面也可出现明显酸蚀纹
3、染色绿色与天然绿色在色调上会有不同,而出现“色上加色”现象
4、紫外荧光:可有较强的绿白色荧光,尤其是绿色部分的荧光;
5、染绿色的没有Cr3+的吸收光谱
涂膜处理翡翠
用绿色高挥发性的高分子材料均匀地涂抹在翡翠的戒面上,绿色胶挥发凝固形成被膜
特征:
(1)颜色分布特征:绿色分布均匀,正面和背面的颜色一样,没有斑状,条带状、细脉状的颜色分布特点。
(2)被覆效应:桔皮效应变得不明显;粒间界线变得看不见;
(3)牛毛纹:表面有毛丝状的小划痕
(4)粘手:涂膜处理的翡翠不如天然翡翠光滑,有粘手的感觉
(5)膜层脱落:边角部分经常有膜层脱落的现象。有时膜层与翡翠之间产生空隙并形成的晕彩。
(6)折射率:胶层的折射率仅1.55左右
翡翠b货的5大鉴定特征是什么?
翡翠b货的5大鉴定特征:光泽异样、颜色不自然、网纹结构、折射率偏低、密度下降
1、光泽异样:天然翡翠外表应该是玻璃的光泽,有强烈的反光;翡翠B货因为注胶的关系,所以外表是蜡状的光泽,发光很弱
2、颜色不自然:天然翡翠的色与底配合协调,脱大方自然,而经过漂洗的翡翠颜色虽然较为浓厚,突出,但因色根遭受到酸的破坏,边沿变得模糊不清,有时在色块、色带的边缘使人感到有“黄气”
3、网纹结构:这是在鉴定工作中识别B货的***重要的根据之一。在镜下观察(放大10-30倍左右),整个玉件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和凸凹不平的腐蚀斑块。这是翡翠经强酸腐蚀后留下的痕迹,鉴定证书、质位报告中称之为“网纹结构”或“腐蚀痕迹”
4、折射率偏低:B货的小裂隙内充填了胶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折射率,凡翡翠的折射率低于1.65时,则需要注意,***有可能为B货
5、密度下降:翡翠的密度是3.33,注入的树脂等比翡翠本身的密度小,所以真正的翡翠手拿时会有“打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