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寓意着圣贤、喜事到家以及象征吉祥如意
一、象征着圣贤:
喜鹊,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场合,它的叫声的节奏和声调都是一样的,不曾改变。因此在儒家学派看来,那些圣贤、君子,也应该拥有像喜鹊一样的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等的品质。因此,儒家倡导向喜鹊学习,将喜鹊当做圣贤的模板之一。
二、喜事到家:
喜鹊的叫声听起来和人们说的“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有点相似。因此人们也常说喜鹊就是喜事的象征,寓意着喜事临门,喜事到家。
三、象征吉祥如意:
喜鹊还象征吉祥如意等寓意。两只面对面的喜鹊叫做“喜相逢”;如果有一只獾和一只喜鹊在同一颗树的上面和下面互相对望叫“欢天喜地”。喜鹊站在梅花树的树梢上,又叫“喜上眉梢”
生活习性:
喜鹊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秋冬季节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白天常到农田等开阔地区觅食,傍晚飞至附近高大的树上休息,有时亦见与乌鸦、寒鸦混群活动。
喜鹊机警,觅食时常有一鸟负责守卫,即使成对觅食时,亦多是轮流分工守候和觅食。雄鸟在地上找食则雌鸟站在高处守望,雌鸟取食则雄鸟守望,如发现危险,守望的鸟发出惊叫声,同觅食鸟一同飞走
喜鹊飞翔能力较强,且持久,飞行时整个身体和尾成一直线,尾巴稍微张开,两翅缓慢地鼓动着,雌雄鸟常保持一定距离,在地上活动时则以跳跃式前进
牡丹花配鹑鸟的寓意
明清时期盛行的以寓意谐音的方式表示祝贺和象征吉祥的纹样。如:牡丹-富贵,桃子-寿,石榴-多子,松鹤-长寿,鸳鸯-成双,喜鹊-喜庆,鹿-禄,蝙蝠-福,鱼-富足有余,鹌鹑-平安,戟、磬、瓶-吉庆平安,喜鹊踏梅枝-喜上眉梢,梅花、竹子、喜鹊-梅竹双喜,梅花、竹子、绶带鸟-夫妻“齐眉祝寿”,牡丹、海棠-富贵满堂,牡丹、月季-富贵长春,牡丹、瓶-富贵平安,牡丹、玉兰-玉堂富贵,牡丹白头翁-富贵白头,毛笔、银锭、如意-必定如意,等等
其中喜鹊踏梅枝-喜上眉梢,梅花、竹子、喜鹊-梅竹双喜,梅花、竹子、绶带鸟-夫妻“齐眉祝寿”,牡丹白头翁-富贵白头,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就是花和鸟的配图
中国画中孔雀和牡丹配画的寓意
中国画中孔雀喝牡丹配画代表着吉祥如意,富丽端庄,代表繁荣昌盛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孔雀常作为吉祥、美丽、富贵的象征,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经常出现在诗文和绘画中。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被誉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意义。
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
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 中华 民族的精神和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
牡丹的典故
1、隋炀帝与牡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
据唐人的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
2、杨贵妃与牡
唐朝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
五代王仁裕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据载,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