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货怎么的 翡翠a货如何的
1、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雕刻打磨。
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没有经过高热、高压等人工伪作。
是天然色泽,未经染色或电色,人称“正色”或“真色”。
肉眼观察质地细腻,颜色柔和,石纹明显;
轻微撞击,声音清脆悦耳;
手掂有沉重感,明显区别于其它石质。
其特征为密度应在3.32-3.34g/
cm3之间,折射率应为1.66,显玻璃光泽,放大观察呈纤维交织结构,紫外灯下不起荧光。
2、雕刻轧:
用轧砣过细,开出人物、动物、山水和花卉等图案的外形。
如开脸、动物身体和树木花卉根茎叶等。
勾:
用勾砣或各形钉勾出细纹饰,象人的鬓发、胡子、凤毛、动物毛、鳞和植物的叶纹等。
收光:
一般大型有实力的工厂都有这一道工序,采用专用工具和材料,把前面雕刻工序多余刻痕和砂眼磨平整,为下一道打磨抛光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打磨:
人工打磨:
属半机械化,人工通过磨机,用各形金刚砂轮工具,从粗磨至细磨,精磨到亚光。
机器打磨:
属全机械化,通过振机用金刚砂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精磨各工序。
一般圆雕小玉件打磨时间,正常需3至4天。
假翡翠是怎么做出来的 假翡翠是如何的
1、表面处理 翡翠经过注胶处理后再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使表面平滑,光泽增加,网状龟裂纹不易出现,光彩夺目。
2、酸处理 将待处理翡翠原料放入浓***和***混合液中加热。
温度范围为90摄氏度—10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大于100度,酸液沸腾,***易挥发,短时间内酸液即失去作用。
而在90度左右温度下既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发挥酸液与翡翠中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作用去除黄色和脏底,又可以减少挥发延长酸液的使用期限。
反应一段时间以后从酸液中取出翡翠原料放入清水中,提高温度,沸腾后取出,重新换上清水,再加热至沸腾。
如此重复3—4次,目的是清洗掉渗入翡翠中的酸液,由于翡翠晶粒之间或裂隙中的着色物质被酸溶解带走,从而使翡翠底色发白。
发干,不透明,这时翡翠结构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碱处理 酸处理后经过清水洗涤的翡翠原料放入烧碱溶液中加热至90度左右,既中和了酸液,同时由于强碱作用,加速裂隙的扩大从而进一步松化了翡翠结构,上述酸处理和碱处理的过程重复进行多次,可根据原料颗粒度的大小或结构的致密程度进行调整,一般为数十天不等。
经过反复酸碱处理后的翡翠结构非常疏松,轻触即有颗粒脱落,因此钢丝固扎有效地减少了镯料的破碎率。
4、注胶充填处理 酸碱处理翡翠的过程呈沿着颗粒间隙进行的因而导致其结构疏松,充填树脂不仅为了胶结已成为松散状的结构提高其强度也为了这到增加透明度的目的。
5、着色处理 注胶充填处理前,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在原料表面点染颜料。
颜料分为油溶和水溶两种,分别称为油性染料和水性染料;
可点染也可浸染;
可染同种颜色,也可以同时染多种颜色。
染色后再进行注胶充填处理,更显得自然柔和,且稳定不易褪色。
假翡翠有什么原石做的 假翡翠是怎么做的
1、冒充的翡翠原石常见的有加贴片翡翠石、加特制牙膏翡翠石、外壳包装翡翠石、外层加锡纸翡翠石这四种。
2、假色类。
这种造假方式主要采用镀色、炝色或者火烧的,这种造假的原石的绿色的色调总有一种不蓝及黄的味道,而且表层处可看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烧焦点,这些焦黄点的产生是由于受到酸、碱的腐蚀而造成的。
所对在鉴定时只要认真观察就可很容易发现那些做假迹象。
3、真假混色。
这类做假行为不但原石中有,而且在饰品中也时常可见。
同时也是一种欺骗性的***强、分辨较难的人为现象。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绿色的数量或加深色调,这类颜色的特点如同前者,但在鉴定时因真假混杂并存而难于前者。
4、天窗盖帽。
这种造假方式主要运用于劣质翡翠之上,在切开后看见内部的品质差然后将开口粘合,鉴定时需注意观察胶水粘合出以及颜色沙粒的变化,一般来说鉴别并不难。
5、伪造风化。
将劣质翡翠原石埋进土中然后用酸碱腐蚀物侵蚀,给其表面营造出自然风化的质感,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不规则的气泡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