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放大镜 检查,一般作为天然翡翠A货鉴定的必测项目,主要用来观测翡翠的晶体结构特征,比如证书上经常标注的:柱粒纤维结构,纤维交织结构
网纹,其实是指经过酸洗处理过的翡翠,玉体表面留下的酸腐纹,呈无规则,网状分布,能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属于低仿,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玉体表面的光泽也会呈哑光状态,光度暗淡,与天然翡翠A货抛光后的光泽度有所区别。
现在,酸洗处理过的翡翠,有一种腹膜技术,会遮掩网纹,呈现出如同天然翡翠A货的莹润光泽,所以单一的放大镜 检查,其实已经不是鉴别所有酸洗处理翡翠的客观鉴定方法
酸洗翡翠前后对比
翡翠在酸洗和没有酸洗的情况下硬度,声音,感觉这三个方面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硬度方面,酸洗翡翠是没有未酸洗前坚硬的会变得疏松,颜色和光泽不会那么自然
在声音方面,酸洗过的翡翠会沉闷,而没有酸洗的会清脆悦耳,在感觉上,酸洗翡翠会轻飘飘,而没有酸洗的翡翠会沉甸甸的。经过酸洗的翡翠,内部的结构会变得疏松,用手掂一掂的会有飘的感觉,没有打手的感觉
翡翠不宜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尤其不要局部高温和低温交替的情况出现,容易形成热胀冷缩,造成裂纹
翡翠玉石也要定期清洗,佩戴者在洗澡的时候方可顺便清洗,清洗之后要注意的是,用清水把中性洗涤剂冲洗干净
翡翠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这样会降低翡翠的水分,如果常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用清水浸泡,以防脱水,还有在油烟多的地方不要佩戴,翡翠不佩戴的时候可以放上一点玉器保养液,然后好好的放在装翡翠的盒子里
怎么看翡翠是不是酸洗染色
染色翡翠,俗称C货翡翠,是天然翡翠经过染色而成。翡翠可分为三个等级——A货(天然翡翠,未经任何化学处理),B货(酸洗,注胶),C货(染色)。也就是把天然翡翠浸酸之后注胶,然后再染色。经过这样一系列加工后的翡翠,不仅价值很低,而且戴起来对人体伤害很大,尤其现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夏天,出汗多的时候
所以,很多朋友虽然喜欢翡翠,但不敢轻易购买,就是因为不会分辨,吃亏上当不说,佩戴还有损健康。被身边懂行的亲友识破揭穿,面子上也挂不住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几个简单的方法辨别一块翡翠是否染色了
首先,天然翡翠的色一定是分布不均匀的,有色根的,并且颜色有深浅变化。而染色翡翠的颜色均匀,无色根,看起来生硬,没有灵动感
说到色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滴墨汁滴在水里,从源头开始,颜色慢慢扩散,丝丝缕缕,如烟雾缭绕,这便是色根。
其次,看光泽,如果是B货或者B+C货翡翠,一般都是种比较差的翡翠,酸洗腐蚀其内部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疏松,再注胶,就会看起来透明度好很多,种就上了几个台阶。不过,经过这样处理的翡翠,其光泽度就差了很多
爱好翡翠的朋友都知道,翡翠的光泽是很灵动的眼神光,很锐利,而经过酸洗的翡翠,光泽度一定是很差的,因为经过了强酸腐蚀,破坏了表面和内部的结构,所以表面暗哑
第三,听声音,酸洗过的翡翠再注胶,用金属敲击,声音也都是闷的,哑的,而天然翡翠以金属轻击,声如银铃,***具穿透力
***后,看价格,颜色种水越好,价格越便宜的翡翠,往往更要***。有朋友买翡翠总爱抱着捡漏的心态。捡漏意味着你去占卖家的便宜。以你的业余来 挑战别人的专业,你觉得胜算有多少呢?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买翡翠切忌买来路不明的,不要相信任何故事,只求货真价实就很好,不要看到“物美价廉”的,就想着捡到漏了。往往你在捡漏的时候,你就成了别人的“漏”
放大镜如何鉴定翡翠
放大镜的作用:
一、看裂:
1:特别是细微的暗裂
2:浸泡过水蜡的裂,打光也不容易看出来的裂
二、1:看工
1:分辨新工和旧工的做工痕迹、
2:旧工的砣痕迹应该是什么时代的、
3:阴刻线底部与凸起部分的包浆是否一致
三:辨色:
分辨那种只留一丁点沁色,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部分的沁色是人为的还是天然的、
四:翡翠辨别B货和B+C:
1:30倍高倍放大镜下:翡翠B货表面晶体被破坏的痕迹,俗称:蠏爪纹、蜘蛛纹、网纹
2:100倍或者以上的显微镜:翡翠染色后色素沿晶界缝沁入的B+C的特征
五、看籽料的毛孔:
毛孔表面和凹陷的底部的包浆是否一致,毛孔是否自然,是否喷砂或者有没有其它方式的人造毛孔的痕迹、有没有滚磨过的特征
六、看结构来确定材质:
毕竟每种东西的结构都不一样,用结构去判断材质也是比较简便的方法,一些玻璃、树脂做的假玉,可以从结构、气泡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