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翡翠是一种辉石族矿物,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NaAl[Si2O6]),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其称为硬玉,称其他玉为软玉,一些学者称其为辉石玉。翡翠的硬度为摩氏5—1度,比重为3,主要产于缅甸。2.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
1. 翡翠是一种辉石族矿物,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NaAl[Si2O6]),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其称为硬玉,称其他玉为软玉,一些学者称其为辉石玉。翡翠的硬度为摩氏5—1度,比重为3,主要产于缅甸。
2.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3. 翡翠是石头,如果没有开皮就称为原石,它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形成的,硬度很大,属于硬玉的一种。颜色多种,其中以绿色的为上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玉石之王。
4. 翡翠是一种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钙质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它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为主要成分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可含有少量其他矿物和杂质。
5. 实际上翡翠就是石头,没有开解的翡翠就叫原石,所以翡翠原石交易又叫赌石。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石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有缅甸才产呀?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1、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2、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3、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4、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缅甸是世界翡翠出产***丰富的国家,且以玉石优质闻名。翡翠的原产地很少,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缅甸、中国等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
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出产少量翡翠矿石。而缅甸是产量***高品质***好的国家,所以翡翠也被称为“缅甸玉”。
扩展资料
翡翠原石不仅存在于缅甸,而且存在在在其他地方,玉石是世界上发现的矿物质。***高品质也就是宝石品质的玉石,只有在缅甸才能挖掘到。美国加州的沿海山脉地区,哈萨克斯坦的中部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日本的本州也有一些翡翠的矿床。
但这些玉石矿场所产的翡翠质量大大低于缅甸的翡翠。通过这种方式,缅甸已成为高档翡翠手镯的主要输出国。先看看翡翠的定义:翡翠是由地质条件形成的石质多晶聚集体。
“石玉级多晶骨料”的定义包含三种玉石精华:石头指矿石,玉石等级表示质地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而多晶骨料是指各种矿物的集合。在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等地生产的翡翠在矿物成分方面是翡翠,但质地无法达到玉石水平。因此,它只能说是地质上的玉,而不是宝石学中的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翡翠(石质玉级多晶集合体)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翡翠是天然形成的一种晶体矿石。
翡翠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也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成分是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组成,常伴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翡翠的特点
1、翡翠主要有七种颜色,分别为:绿、红、黄、紫、白、蓝、黑,呈现出绚丽缤纷,五光十色的特点;还有就是,缅甸翡翠的这些颜色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块翡翠上面,这是翡翠独一无二的特点,其他宝石不具备这一特质。
2、翡翠是一种多晶体宝石,它的晶体颗粒大小、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翡翠透明度和内部结构的不同,有的透明如冰、有的密室如瓷;所以翡翠的质地种类多,虽然都很美丽,但是不同种类的玉质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3、翡翠与普通的宝石对比,例如钻石、红、黄、蓝宝石都可以轻易找到相同类似的两块,而翡翠却是多晶体结构,其种质和颜色变化多端,每一块翡翠都是独一无二、可遇不可求的,与宝石的区分更加明确的说明翡翠的唯一性。
翡翠的原石是什么呢?
翡翠原石指的就是刚从矿场开采出来没有经过人为化学处理的翡翠。翡翠的原石,主要有原生无皮石、半山半水石、水石、山石等。
翡翠原石就是加工成翡翠摆件及其翡翠饰品的原料。原生无皮石指的是产自原生矿床之中,这种原石的外皮是裸露的,没有被风化的原石。山石原石一般产于山坡或者山谷中,有比较薄一层的风化外皮的原石。半山半水石主要是指由于水流或者重力的作用被冲到山脚下或河滩上的翡翠原石。水石指的是由于河流的搬运下形成的成岩作用,***后经过风化形成的翡翠原石。
判断翡翠原石的技巧
1、依据雾判断
翡翠原石的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的物质。翡翠原石的雾主要有白雾、黄雾、红雾以及黑雾。雾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翡翠的色,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因而雾是判断翡翠原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
2、依据皮壳判断
皮壳是翡翠原石风化的外皮。不同皮壳的不同表现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各种情况。例如皮壳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色等,依据皮壳可以判断翡翠原石内部的颜色、底子、种以及绺裂。
3、依据松花判断
在仔细观察翡翠原石的皮壳时,会隐约可见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我们称之为松花。松花是由翡翠上的绿经风化后失色留下的痕迹,所以依据松花的浓淡、数量、疏密、形态变化可以推断出翡翠原石内部的色。
翡翠原石如何形成
翡翠原石的形成原因如下:
1、第1种观点认为翡翠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2、第2种观点是翡翠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所形成,主要源自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中。
3、第3种观点是翡翠是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形成,或者是在板块碰撞作用下,产生了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导致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形成翡翠。
翡翠原石的特点
1、多晶质
多晶质是翡翠原石的主要特点之一,多晶质指的是翡翠原石由多晶质组成,有的晶质细小至0.01mm,有的晶质能达到2mm,但这些晶质都会互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翡翠原石。
2、多矿物组成
多矿物组成也是翡翠原石的特点之一,多矿物指的是翡翠由多种硬物矿物组成。根据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翡翠由钠铬辉石、绿辉石以及一些闪石类矿物和钠长石组成,其成分显得比较复杂。
3、多姿多彩
多姿多彩指的是翡翠原石的颜色有很多种,例如白色、紫色、绿色,此外还有黄色、红色、黑色等颜色的翡翠原石。但是翡翠原石上的颜色通常都不会均匀分布,并且一块翡翠原石上可以出现多种颜色。
翡翠是什么石头
翡翠(石质玉级多晶集合体)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什么石头有翡翠 翡翠是从什么样石头出来的
1、翡翠原石出翡翠。翡翠是一种比较罕见且珍贵的玉石,随着人们的不断开采,天然的翡翠越来越少,通常来说翡翠毛料原石比较容易出翡翠,同时不同环境下出产的翡翠品质也就不同,其中翡翠原石主要分布在缅甸地区,在当地也备受出名。翡翠是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的多晶体矿物结合体,它的主要成分是钠铬辉石、绿辉石、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而翡翠的原产地很少,缅甸是翡翠***大的产地,除此之外在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地也有少量出产。
2、而缅甸出产的翡翠原石品质是***好的,市面上大多数的优质翡翠几乎是来自于缅甸产区,同时缅甸出产的翡翠原石也是***便宜的,它的质地温润细腻,绿色覆盖的面积多,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所以翡翠也叫缅甸玉。
标签: 翡翠是什么石头形成的延伸阅读:
翡翠是怎样形成的?翡翠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它是在中低温的环境中,在***高的压力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地质活动(如先形成“底”,后形成色等),由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而形成的。美国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经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后得出结论:翡翠是在1万个大气压和200~300℃的温度环境下生成的。
老坑种观音
地球从地表到地心,越往内部深入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翡翠既然是在低温高压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就不可能生成于地球的较深部分。那么在地球的较低温部分怎么会有高压的条件呢?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高压条件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导致的。
低温高压形成翡翠
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凡是有硬玉矿床分布的地方,均是地壳强烈运动的地带,如果要产生优质的翡翠,还需要有致色因素:含铬溶液的后期渗入,这是绿色翡翠生成的必要条件,是翡翠色彩迷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几个条件看,高翠的翡翠必然非常稀少。专家还发现,凡发现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NaAISigO。)类、辉石类或闪石类的中一基性岩矿床,
钠长石(NaAISigO。)
对此,有的专家认为,翡翠是在一种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后,结晶集合而形成的。
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寻找,至今为止,在世界的6个国家发现了硬玉(翡翠),即在缅甸、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危地马拉和美国发现了硬玉。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是在中低温的环境中,在***高的压力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地质活动(如先形成“底”,后形成色等),由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而形成的。美国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经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后得出结论:翡翠是在1万个大气压和200~300℃的温度环境下生成的。翡翠的形成,需要具备独特的成矿条件。它的产出与蛇纹石橄榄岩有很大的关系。蛇纹石橄榄岩在形成后,通过变质作用,其温度和压力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一些岩浆会侵入到岩石中,从而带来新的化学物质,而与原来的岩石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翡翠原石。扩展资料: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两组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9(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翡翠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有缅甸才产呀?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1、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2、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3、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4、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缅甸是世界翡翠出产***丰富的国家,且以玉石优质闻名。翡翠的原产地很少,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缅甸、中国等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出产少量翡翠矿石。而缅甸是产量***高品质***好的国家,所以翡翠也被称为“缅甸玉”。扩展资料翡翠原石不仅存在于缅甸,而且存在在在其他地方,玉石是世界上发现的矿物质。***高品质也就是宝石品质的玉石,只有在缅甸才能挖掘到。美国加州的沿海山脉地区,哈萨克斯坦的中部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日本的本州也有一些翡翠的矿床。但这些玉石矿场所产的翡翠质量大大低于缅甸的翡翠。通过这种方式,缅甸已成为高档翡翠手镯的主要输出国。先看看翡翠的定义:翡翠是由地质条件形成的石质多晶聚集体。“石玉级多晶骨料”的定义包含三种玉石精华:石头指矿石,玉石等级表示质地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而多晶骨料是指各种矿物的集合。在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等地生产的翡翠在矿物成分方面是翡翠,但质地无法达到玉石水平。因此,它只能说是地质上的玉,而不是宝石学中的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翡翠 (石质玉级多晶集合体)
翡翠到底怎么形成的第一种说法;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二种说法;就是说的翡翠是在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法,也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一种,这个说法也是决定了翡翠的稀有性,所以说人们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
严格地讲,绝大部分的翡翠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它们为岩石,真正的翡翠是指达到了宝石级的钠质辉石岩,其中质量***优的纯硬玉岩就是收藏***热门的老坑玻璃种翡翠,由此也是可以看出翡翠是有着成岩,成玉两个过程,有的甚至会有形成以后次生改造的第三阶段。
翡翠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条件下(板块碰撞缝合带相对高压低温的成岩环境),形成翡翠中***重要的组分矿物——硬玉的晶体。由于初始温度相对较高,形成的硬玉晶核数少,晶体粗大,导致晶间孔隙也较大。这时所形成的矿物集合体远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为硬玉岩。
翡翠如何形成 翡翠形成的原理1、翡翠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多种说法,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翡翠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逐渐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翡翠是区域变质作用导致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的,或者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2、有的观点还认为翡翠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干帕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是在中低温的环境中,在***高的压力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地质活动(如先形成“底”,后形成色等),由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而形成的。美国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经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后得出结论:翡翠是在1万个大气压和200~300℃的温度环境下生成的。翡翠的形成,需要具备独特的成矿条件。它的产出与蛇纹石橄榄岩有很大的关系。蛇纹石橄榄岩在形成后,通过变质作用,其温度和压力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一些岩浆会侵入到岩石中,从而带来新的化学物质,而与原来的岩石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翡翠原石。扩展资料: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两组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9(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翡翠是怎样形成的关于翡翠形成的说法有很多,有一种说法认为翡翠是在低温高压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情况下,由原生钠长石分解成硬玉形成的。也有的说法认为翡翠是在高压条件下,岩浆侵入到超基性岩内的残余花岗岩浆内,并逐渐脱硅产生的一种物质。1、形成观点一翡翠形成的说法有很多,有一种说法认为翡翠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情况下,原生钠长石分解成硬玉形成的。或者是板块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压扭性应力和低温,在这两个条件下,钠长石形变成蓝闪石片岩后,再进一步转变为硬玉形成的。2、形成观点二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而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硬玉岩里面含有水、甲烷、硬玉三种包裹体,因此有的说法也认为翡翠是因为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形成的,并且认为这种熔体主要存在于地下300~400千米地幔中的含碱辉石层内。3、形成观点三翡翠也可能是在高压条件下,岩浆侵入到超基性岩内的残余花岗岩浆内,并逐渐脱硅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是黄岗岩和淡色辉长岩类脉在12~14kPa的压力下,同时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形成的。翡翠是怎样形成的?翡翠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它是在中低温的环境中,在***高的压力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地质活动(如先形成“底”,后形成色等),由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而形成的。美国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经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后得出结论:翡翠是在1万个大气压和200~300℃的温度环境下生成的。老坑种观音地球从地表到地心,越往内部深入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翡翠既然是在低温高压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就不可能生成于地球的较深部分。那么在地球的较低温部分怎么会有高压的条件呢?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高压条件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导致的。低温高压形成翡翠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凡是有硬玉矿床分布的地方,均是地壳强烈运动的地带,如果要产生优质的翡翠,还需要有致色因素:含铬溶液的后期渗入,这是绿色翡翠生成的必要条件,是翡翠色彩迷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几个条件看,高翠的翡翠必然非常稀少。专家还发现,凡发现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NaAISigO。)类、辉石类或闪石类的中一基性岩矿床,钠长石(NaAISigO。)对此,有的专家认为,翡翠是在一种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后,结晶集合而形成的。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寻找,至今为止,在世界的6个国家发现了硬玉(翡翠),即在缅甸、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危地马拉和美国发现了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