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级就是近乎无色,除无色透明外,钻石也可有许多种颜色,品质达到首饰级的有色钻石被称为彩色钻石,彩色钻石的颜色有: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红色、黑色、紫色等,彩色钻石数量稀少,因此价值也很高,特别是那些色调鲜艳,饱和度较高的彩色钻石,更是价值连城。历史上***负盛名的“希望”、“德累斯顿”等名钻都是罕见的色调鲜艳、高饱和度的钻石。
颜色分级采用比色法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钻石的颜色分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为了满足钻石贸易的需要而不断总结摸索建立起来的,彩色钻石由于***其稀少,且在实际操作存在一些技术难题,至今未有成熟的分级规则。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分级体系,但这些分级体系彼此之间大同小异,美国宝石学院的颜色分级体系将钻石的颜色划分为23个级别,分别用英文字母D-Z来表示。其中D-N这11个级别是***常用的。欧洲的颜色级别体系保留了浓厚的传统色彩,以 CIBJO为代表,早期将颜色划分为 6个级别,并以文字来描述每一个颜色级别。近年来,随着欧美之间的贸易的增加,两种颜色级别体系亦趋向一致。
我国的钻石颜色级别基本上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1992年在制定行业标准时采用了美国GIA的分级,1996年新制定的国家标准综合了GIA、CIBJO的两大分级体系的优点,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颜色等级,该标准将颜色划分为12个级别,并用D-N和<N来表示(表3-1-15)除此之外,考虑到国内钻石贸易的现状,还将百分数法和文字描述并用。
钻石颜色等级 钻石颜色等级
D 100 ***白
E 99
F 98 优白
G 97
H 96 白
I 95 微黄白(褐、灰)
J 94
K 93 浅黄(褐、灰)白
L 92
M 91 浅黄(褐、灰)
N 90
<90 黄(褐、灰)
怎样鉴别琥珀珍珠的品质等级和直伪?
1、天然的琥珀质地很轻,可浮于1:4的盐水,一种有用的测试方法是把未知材料放到饱和盐的溶液中,琥珀在盐水中将飘起来,而大多数材料将沉下去。这种测试方法通常足以将琥珀与电木和其它许多塑料特质区分开。
2、此外,根据折射率来辨别也可以,琥珀的折射率一般有变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因为琥珀是一种非晶质物质,所以是各向同性的,无解理,无多色性,也无双折射,而一般电木的折射率为1.60左右,所以折射率也是有用的区分指标。
3、将小碎片缓缓加热时,电木放出强烈的电碳酸气味,***发出樟脑气味。
3、琥珀与一些现代树脂,如***树脂、贝壳松脂、达马树脂等很难区分。***脂和贝壳松脂在***中浸泡5-2分种后,就发生膨胀和软化。另外,用一***热针熔化***树脂和贝壳松脂要比琥珀容易得多,但这种差别不大,还需要与已知的琥珀相对比。需要用醋酸乙脂来软化达马树脂。
4、为了鉴定一颗琢型琥珀,***好以难以觉察的位置滴一小滴***,停留几分种。如果琥珀被***所腐蚀,那么***挥发后,就会在其表面留下一个斑点。由于***挥发十分快,有时必须用一大滴***,或不时地补滴。
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形成于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2-3,比重1.05-1.10,熔点150C-180C,燃点250C-375C。琥珀是很涩的物质,没有两块琥珀是完全相同的,用科学仪器可鉴定出其成份及结构。
珍珠的真假鉴别和选购
如今的珍珠市场,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工艺珠做得天衣无缝,简直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在北海、海南等旅游景点,一些小贩经常围住游客穷追不舍,许多貌似清水珠的饰品出现在工艺品市场上。若是以塑料薄膜覆层的工艺珠,很好鉴别,两颗珠一对磨直打滑,且颗颗精圆走盘,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一刮便掉一层皮。而一些以贝壳为核,涂上涂料的工艺珠,鉴别起来就较为困难,有的珠形甚至用车床车成带有各种淡水珠肌理纹的外形,一擦直掉粉,就象真的一样,就是有点“真”过了头。那么,对天然或养殖珍珠的鉴别,应该抓住哪些要害问题呢?
一、看光泽 不同成因的珍珠从表面或内部珍珠层反射的晕彩不尽相同。俗话说的“珠光宝气”,需要结合实物细心品味,珠光主要是从珍珠的内部细密结构层反射出来,并经过光的衍射产生的特有光泽,对这种光泽可避开直射光线在暗光下观察,这类似于在暗视域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宝石内部的生长线和内含物,反映了珠层厚薄的珠光强弱在弱光照明下显得特别清晰。塑料薄弱反射出的光“贼亮”,而用涂料涂层的工艺珠光泽有一定的欺骗性,要仔细辩认。
二、观察珍珠表层特征 珍珠表面瑕疵多少直接影响到珍珠的美观程度,但没有瑕疵的珍珠很少,每一颗珍珠不同的瑕疵,正好是它不同于其他珍珠的胎记,给真伪的鉴别提供了依据,珍珠表面瑕疵表现为瑕点或环带,当珍珠层之间有异物侵入时,表面便会鼓出一个瑕点。有时需借助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多少总会找到一些环带现象。
三、用手摸 伪珠有腻感,真珠爽手,挂在颈项上有凉快感。
四、用牙试或两颗珠子对磨 如前所述,塑料珠一对磨就打滑,而将珍珠沿着牙的尖峰磨擦会有砂感,若是好珠,这种砂感特别均匀,感觉简直好***了,这是因为构成珍珠层的结晶体,排列是有序的,就象房顶板那样凹凸不平,排列整齐,行话叫做叠瓦状排列,故磨擦时会使人感觉好象有砂似的。
五、用火试 灼烧时,伪珠出现火光,灼烧面出现黑烟色,表面珠层脱落,真珠灼烧面未见黑烟色,表层完好不脱落。至于珍珠的选择,首先应该明确,淡水珠和海水珠是属于二个不同档次的商品,就象岫玉与翡翠,不可相提并论。同一类型的珠子,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它的颜色、光泽、珠母层厚度,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它的颜色、光泽、珠母层厚度,形状瑕疵(斑点)等因素,作出自己的***终选择。
颜色
有几种成分构成了珍珠的色素。本身的色素(如白色、奶色、粉红色、 黑色等等)。一般海水珠的原色均为本白色 带黄味),若是珠子本身质量很好,厂家尽量保留它的本色,但各民族对颜色的喜好有差异,若是出口欧美的珠子,肯定都是经过漂白的。黑珍珠中以黑中透紫的***佳。
Overtone(通常是玫瑰红或绿色)好比女士们脸上的胭脂,是固定在本身肤色之上的。不是所有珍珠都会呈现Overtone。第三种是***稀有的色素,就是那种晶莹光洁的色泽(Orient)──即呈现在珍珠表面的那种彩虹色。不是所有珍珠都会呈现出这种晶莹光泽的,事实上,浑圆的养珠很少有这种光泽。它多数呈现在不规则的形状之上
光泽
光泽是消费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珍珠本身的品质,透明度和珠母层的厚度决定。有时在珍珠腰部有一圈显得苍白无光,这与局部结晶体的结构变化有关,应尽量避开这种珠。毫无疑问,光泽越强,质量越佳。珠母层厚度越厚越好。可从珍珠穿孔处仔细观察珠层厚度,顺便观察珠核是否在穿孔时遭到破损。珠层厚度还可从珠光的强弱间接判断,太薄的珠不耐用,理想的珠应在半mm以上。养珠的地点(水温、养料等)以及养殖时间长短是厚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形状对串珠而言,应力求颗颗圆润光滑、均称、规则。但若你能以较少的代价买到体积较大的珍珠,将使你收藏珍珠的宝库里更添姿彩。瑕疵,除了向外突出的瑕点外,瑕疵还可以是裂痕、裂缝、凹状和深色或暗淡的斑点以及环带,应尽量避免。但在放大观察时,总能找到一些毛病。若能从以上几个方面细心挑选,一定能找到你所中意的珍珠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