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石
地处吉林省东南一隅的长白县是全省唯一产叶蜡石的地方,而濒临长白县城的马鹿沟,则是叶蜡石、高岭石的主产地,对长白石爱好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中文名:长白石 别称:长白玉、马鹿玉 颜色:绿、黄、青、蓝等 硬度:2-2.5 透明度:微透明至半透明 产地:吉林长白县1什么是长白石
长白石,又称长白玉、马鹿玉,也称长白五彩石,产于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一带。该石石质细腻致密,温润洁净,坚而不顽;颜色有绿、黄、青、蓝、深褐、紫红、灰白等;纹理自然流畅,各色混生形成卷纹、流纹、蟒纹、龟纹、流霞纹等;光泽度好,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折射率约1.56~1.60;摩氏硬度约2~2.5度,断口呈贝壳状,密度约为2.0~2.8。
2长白石价格
近年来,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石、浙江青田石和内蒙古巴林石“四大印石”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一些印石品种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精品价格涨速很快。福建、浙江等地的印石经营者便赴马鹿沟大量购买长白石,这使长白石的市场空间扩大了。
十年前,长白县城经营雕刻长白石的店铺只有四五家。而如今,仅在马鹿沟镇经营长白石的店铺就有二十余家,家家生意都较好。
十年前,长白石每吨价格在一千元上下。而如今,每吨价格均在两万元左右;有些品相较好、有巧色的长白石每公斤可达60元;一块经加工后的长白石可达万元。
3长白石收藏
长白石将成为长白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将成为长白山文化的优秀品牌。
第一、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 不咸山即长白山。秦以后,长白山的名称多次变化,南北朝时期称从太山,隋唐时期称太白山,辽金时期始称长白山。清代皇帝把长白山视为“发祥之地”。
第二、长白山文化丰富多彩。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文献典籍、诗词歌赋非常丰富。既有《后汉书·东夷传》、《辽海丛书》、《长白汇征录》等古代文献,又有近现代出版的《长白丛书》等文集,都为弘扬长白山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字支撑。
第三、长白山文化的民间积淀深厚。自古以来,长白山区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舞台。长白山区多民族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息繁衍,形成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都会为长白石雕刻艺术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4长白石分类
长白石又分为地开石和高岭石两大类。地开石是冻石,颜色俊俏,花纹奇特而美丽,是目前仅有的一类品种,珍贵无比,其中偶有透明的晶体石,多呈灰蓝诸色,但质材较小,一侧偶有小米粒大小的铝质结晶沉积分布;无花纹者莹润细腻,颜色纯正。高岭石是彩色印石,花色繁多,纹理多样,构成了长白石难以数记的品种。
目前能叫出名字的长白石已逾百种,各具特色,且以透明的晶石和半透明的冻石居多,肌理晶莹、坚韧光洁。其名贵品种有白墨、长白绿冻、长白灯光冻、长白根、长白兰、地图石、翡翠花斑、高梁红等,如兰天冻、兰花青田、白芙蓉、艾叶绿、虎皮冻等罕见名品也有发现。
它是继寿山石、青田石之后的新兴规模较大、品类最繁多、最适宜做为印章篆刻、工艺雕刻的石料。
5长白石形成历史
长白石主要形成于距今1.3亿多年前,由火山碎屑物质沉积、交代而成,其主要成分有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等。有的长白石因局部硅化或含石英构成“石钉”,或含金属矿物构成“铁钉”,而局部受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者则导致质地变软,均有损于长白石的质量。
优质长白石质地脂润,色彩俊俏,纹饰秀丽,柔而易攻,尤以质地纯净透明度高者(冻石)为佳。长白石俏色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是常用于印章和雕刻的理想石料,又称“印章石”,亦可用来雕制工艺品。